首頁 > 法律專欄 > 民事 > 勞檢不可忽視!違規類型、裁罰重點與企業應對全指南

法律專欄COLUMN

勞檢不可忽視!違規類型、裁罰重點與企業應對全指南

分享到
依《勞動檢查法》,勞檢員得突入查核企業違反《勞基法》、《性平法》、《職安法》等勞動法令,不符者將接收限期改善通知或立即裁處罰鍰,具法律強制力112年全國勞檢超過38,000場,其中7,466件因違反勞基法被罰,累計金額近新臺幣上億元。最新數據也顯示,2023年專案勞檢違法率達24.9%,罰鍰千萬元


你是否也擔心哪天突然來了一位「穿背心拿證件」的檢查員?


以下根據官方資料整理出近年最多違法與裁罰的五大行為:



而常見被勞檢的原因如下:



勞動檢查都查什麼?—這邊實務重點一次整理!



🔎如果今天,真的被突襲檢查了,要準備哪些資料?
  • 包括:與員工的勞動契約、員工的出勤紀錄、薪資清冊、幫員工投保的勞健保投保證明、勞資會議記錄、工作規則、休假紀錄、特休計算方式與給假證明
這邊注意:與員工相關的以上文件,都須保存五年,以紙本或電子檔的方式保存皆可。




🔎勞檢會事先通知嗎?可以拒絕勞檢嗎?
勞動檢查原則上不會事先通知!
  • 規定在勞動檢查法第13條,勞動檢查員執行職務時,不得事先通知事業單位
  • 但下列事項可以事先通知:
         一、勞動檢查法所定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審查或檢查。
         二、
危險性機械或設備檢查。
         三、職業災害檢查。
         四、其他經勞動檢查機構或主管機關核准者。

勞動檢查不可以拒絕!
但如果勞動檢查員進入事業單位進行檢查時,沒有出示勞動檢查證,得拒絕檢查
依《勞動檢查法》第35條,雇主不得妨礙、抗拒或拒絕勞檢,違者處新臺幣3萬以上、15萬以下罰鍰。


 


🔎企業如何自保避免被罰?可以從以下五點著手:
  1. 加班制度落實:加班前召開並記錄勞資會,工時與費用依規計算加倍支付。
  2. 薪資計算透明:薪資結構必須依法規定,且不能含岔轉隱形扣薪漏洞。
  3. 出勤打卡精準:上下班記錄逐分鐘記錄並備存五年。
  4. 休假制度落實:嚴格執行「七休一」、「一例一休」機制並妥善給假與補償。
  5. 完整配合勞檢:主動提供資料、避免阻礙,快速改善違法狀況。



勞檢不是找麻煩,而是法律維護公司與員工之間公平、健康、可長久經營的基礎。違規罰鍰金額雖以萬元計,但對品牌聲譽與內部士氣與法律信任度的傷害,遠超經濟成本。從勞檢實例可見,多數被罰的事業單位其實並非惡意違法,而是制度鬆散、資訊不足或輕忽法律義務造成的「習慣性違規」。

目前裁罰主軸集中於「工時、薪資與出勤制度」,若企業想降低風險與勞資糾紛,應該從制度層面著手,聘請律師進行合規檢查與制度設計,才能真正做到符合法令、調和勞資關係、防患未然。

 
#勞資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