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後住所,夫妻能自己決定

每到臺南,行經府前路不下數次,終於在某次小旅行,走進司法博物館,前身為臺南地方法院,現為國定古蹟。除了建築外觀吸睛外,裡頭的展出內容也非常豐富具多樣性,給民眾模擬法庭、法袍試穿等滿滿的沉浸式體驗
在家庭展區中,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議題,
「我是女性,結婚後我要住哪裡?」
過往社會、時空背景或父權思維帶給我們的觀念,讓大家直覺認為婚後住夫家天經地義
釋字第452號解釋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:丈夫在家暴後,惡意遺棄妻子與小孩多年,後來丈夫突然出現,並要求妻子「履行同居」之後,妻子決定聲請大法官解釋,挑戰不合理的規定
大法官解釋認為:民法親屬編夫妻住所規定,未能兼顧他方選擇住所及具體個案之特殊情況,與憲法上平等及比例原則不合,宣告原來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規定違憲。進而促成了修正民法第 1002 條,重新規定「夫妻之住所,由雙方共同協議之;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,得聲請法院定之。」
婚後住所是由夫妻共同協議決定,打破傳統對於「嫁雞隨雞、嫁狗隨狗」的刻板印象,婚後住所沒有絕對,只要夫妻雙方達成共識、在符合雙方經濟條件下,用最適合及舒適的方式生活即可,這樣的修法也算是兩性平權的新里程
在家庭展區中,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議題,
「我是女性,結婚後我要住哪裡?」
過往社會、時空背景或父權思維帶給我們的觀念,讓大家直覺認為婚後住夫家天經地義
釋字第452號解釋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:丈夫在家暴後,惡意遺棄妻子與小孩多年,後來丈夫突然出現,並要求妻子「履行同居」之後,妻子決定聲請大法官解釋,挑戰不合理的規定
大法官解釋認為:民法親屬編夫妻住所規定,未能兼顧他方選擇住所及具體個案之特殊情況,與憲法上平等及比例原則不合,宣告原來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規定違憲。進而促成了修正民法第 1002 條,重新規定「夫妻之住所,由雙方共同協議之;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時,得聲請法院定之。」
婚後住所是由夫妻共同協議決定,打破傳統對於「嫁雞隨雞、嫁狗隨狗」的刻板印象,婚後住所沒有絕對,只要夫妻雙方達成共識、在符合雙方經濟條件下,用最適合及舒適的方式生活即可,這樣的修法也算是兩性平權的新里程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