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法律專欄 >刑事
臺北市一名約80歲的母親,長年照護其重度臥床兒子達50年後,因心力交瘁、病痛交加,於2023年將兒子悶死。該案一審被判2年6個月有期徒刑,法官於判決書中建請總統考慮依「特赦」予以救濟。
李先生因朋友介紹加入「穩賺不賠」的投資群組,依指示將存摺寄給對方並匯出數十萬元後才發現是詐騙;警方追查發現,這起案件牽涉多人、透過網路假平台運作,最終被檢方依加重詐欺罪起訴。
最近社會熱議「藝人逃兵被拘提」的新聞,不少人對畫面上被上銬帶走的場景感到震驚,也有人質疑:「之前性騷擾案的被告怎麼沒上銬?」,甚至懷疑警方或檢方有「選擇性執法」。
阿美一時情緒失控與人發生衝突,導致人掛彩受傷,被法院判處拘役40日;她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,若入監整個家庭生活將大受影響。這種輕罪要坐牢嗎?
近年來,檢調機關積極打擊「洗錢行為」,無論是地下匯兌、詐騙集團金流、甚至協助朋友收款、轉帳的情形,都可能被認定涉嫌違反《洗錢防制法》。 許多人因此驚覺:「我只是幫朋友收錢,怎麼會變成洗錢
近期一名詐欺案受刑人假釋後上網大肆炫耀犯罪所得與手法,社會譁然,檢方與矯正機關迅速介入並撤銷其假釋,該受刑人被令返監執行剩餘刑期...
逃亡7年還能保持這種狀態 佩服! 頭髮沒有布丁頭、坐這麼久的飛機衣服沒有皺摺、面對鏡頭保持微笑,感覺非常滋潤,網友說 加班一天的樣子遠不如逃亡7年(😌)⋯⋯
在臺灣,有個聽起來像是在「按下暫停鍵」的刑事訴訟程序,叫做 「緩起訴處分」。意思是:
先前擔任輔佐人的少年案件,在今天結案了,少年被法官裁定保護管束
這幾天新聞好像名人圈大地震⋯ 在臺灣,和未成年人交往的法律責任主要取決於具體行為、雙方年齡差距以及是否有涉及性行為等等
當事人C先生肇事逃逸後,越想越不對勁,在家人的勸說下,才前往警察局,以為這樣算是自首,結果…
肇事逃逸的立法目的,主要是為了保障事故現場的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,防止事端擴大,並保護事故受害者的生命與健康。在事故發生後,駕駛人有義務留在現場,對事故進行必要的處理、提供急救、協助執法人員調查事故,並